湖南法治報訊(通訊員 張雅清)7月14日,湘潭市雨湖區(qū)熙春路社區(qū)攜手藍海豚社會工作服務中心開展了最后一天的夏令營活動。為了增強小學生節(jié)水護水意識,營造全社會積極參與生態(tài)環(huán)境保護的良好氛圍,來自藍海豚社會工作服務中心的張波老師與熙春路社區(qū)的志愿者以及部分家長帶著孩子們參觀了湘潭市污水處理廠。
通過講解員姐姐的講解,孩子們知道了污水處理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首先需要通過粗格柵和細格柵將污水中的垃圾過濾掉,再通過沉沙池對水做一個預處理,進入到大水井,然后進入到生化池脫氮除磷,通過一、二、三期的三次再處理,才能完成,前后一共有十多道工序。學生們感慨道:“不親眼來看看,真想象不到污水處理的過程這么神奇!”
百聞不如一見。在另一位講解員哥哥的帶領(lǐng)下,孩子們近距離參觀了方形凈水廠、沉沙池、生化池、出水口采樣點等地方。為了讓大家見識處理后的污水,講解員哥哥從采樣點打了一桶水上來,孩子們驚呼:“哇,那么臟的水居然變得這么清澈了!”
本次參觀污水處理廠,孩子們學到許多課本上學不到的科普知識,也深刻體會到污水處理對人們?nèi)粘I詈臀覀兙G色環(huán)境的保護有多么重要的意義。他們紛紛表示:在今后的學習和生活中,要當好宣傳員,倡導大家節(jié)約用水,珍惜水資源,讓身邊的同學和家長都積極參與生態(tài)環(huán)境保護中來,積流成溪,匯聚更多人的力量,為建設(shè)綠色家園貢獻力量!
時光飛逝,為期五天的夏令營已接近尾聲。在這短短的五天內(nèi),熙春路社區(qū)與藍海豚社會服務工作中心圍繞著“科普花開熙春路,七彩暑假雨湖行”這一主題攜手開展一系列活動。孩子們學習了六步心肺復蘇法以及各類人群適用的排除異物阻塞氣道的方法;參觀了醫(yī)衛(wèi)職院的生命教育館,對自己的身體有了新的了解;學習了有關(guān)毒品的知識,了解了中國近代的禁毒史,體會到了毒品帶來的危害;通過活動懂得了眾人拾柴火焰高的道理;了解了污水處理的工序。本次夏令營活動,孩子們不僅拓寬了自己的知識面,還收獲了快樂,在活動中得到成長。
熙春路社區(qū)的李書記在夏令營結(jié)營時熱情致詞,她提到“感恩的小朋友最具潛力”,在她的鼓舞下,孩子們自發(fā)地用掌聲感謝李書記,感謝社區(qū)的工作人員,感謝志愿者,感謝家長。相信他們在以后的日子里也會常懷感恩之心。
責編:劉璐
一審:曾金春
二審:伏志勇
三審:萬朝暉
來源:湖南法治報